400-088-1900
周一至周日 9:00-18:00 聯系客服
2021-09-04 作者:道生 來源:道生醫療
診脈是中醫四診之一,是一種獨特的診斷方法。脈象采集儀是一種采集脈象信息并描記的儀器。利用無級氣動加壓加高精度抗過載傳感器,精確模擬中醫切指法,采集分析脈象的位、數、形、勢特征,最后智能分析單脈與相相類別和頻域內多個脈象參數并輸出標準脈象的脈象特征。
該方法能同時記錄和追蹤不同時期的脈象變化,對疾病的療效評估有重要的參考價值,從而為識別健康狀況、評價干預效果提供客觀的依據。
脈象采集儀一般由脈象傳感器、脈象預處理單元、計算機信號處理單元等部分組成。脈沖傳感器是脈象采集儀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優劣直接決定了脈象采集儀獲取脈象信息的客觀性。
采集脈象信息,利用傳感器采集脈象信息。按工作原理分類可分為:壓力傳感器、光電式脈搏傳感器、傳聲器以及超聲多普勒技術。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納米傳感器、氣壓傳感器和石墨烯傳感器也成為傳感器的研究對象。
利用壓力傳感器對脈象進行客觀化研究,進行脈象客觀化研究。脈壓傳感器記錄的脈搏波形,主要為血管內壓力、血管壁張力和血管整體位移運動的綜合力,以及其時相變化軌跡。提取脈沖信號特征的方法主要有時域分析法、頻域分析法及時間頻率聯合分析方法三種。
2023年北京市中醫藥工作會議召開。會議總結了2022年的工作,全面部署了2023年北京市中醫藥重點工作。要求以實現中醫藥現代化為目標,以深化中醫藥綜合改革為出發點,以回歸、扭轉、解決問題、拓展四篇文章為路徑。
針灸目前面臨著國外產業化和去中國化的嚴峻挑戰,近期,全國人大代表、中國工程院院士、天津中醫藥大學名譽校長提出,從針灸學科的國際發展和話語權來說,需要積極實施“以我為主”的大科學計劃,引領國際針灸學科的學術發展。
中醫藥是全國各族人民在五千的斗爭中逐漸形成和發展起來的醫學科學。它是世界醫藥之林的瑰寶,為世界貢獻了中醫藥治療方案和中醫藥智慧。中醫藥院校是中醫藥人才培養的主要陣地,是中醫藥教育、人才和科技匯集的重要節點。如何利用產教融合體制機制打造中醫藥人才高地?
近期,各地疫情呈局部零星散發狀態,防控形勢總體向好,平穩進入“乙類乙管”常態化防控階段。經過全黨和全國各族人民的同心抗疫,中國取得了疫情防治的重大決定性勝利。
中醫理療是利用人工或自然物理因素對人體產生有利反應,預防和治療疾病的一種方法。它也是康復治療的重要組成部分。物理因素通過局部直接作用和對神經和體液的間接作用引起人體反應,調節血液循環,加速新陳代謝等。以下是中醫理療行業的分析。
面對當代多元文化的沖擊,中醫文化的發展應該具備應對各種挑戰的能力。因此,中醫藥文化的現代化轉型應該具備三種能力:解釋、對話和服務。中醫文化需要三種能力來連接多元文化。